长篇阅读恐惧症

 

网络自媒体的诞生是让人产生阅读恐惧的罪魁祸首。如今让阁下静下心来看一篇数千字的文章,已经变成难事——或许浅层意识在默念纸上文字,心中却惦记着智能手机闪烁中的信息提醒。网络自媒体多如繁星的今日,阅读也只是简单跃然于时间线上的若干信息点,长话必须短说,一图胜于千言。阅读恐惧,也应源于此。

去书店的次数少了,翻阅纸质版的书籍机会也少了,即使买了书,80%的情况下也是翻翻头几页便扔书柜。是啊,外面精彩得很,何必沉沦于白纸黑字的世界中消磨时间——文学作品的快感,100分钟的电影已经能够声情并茂地演绎;社科经济的新知,60分钟的电视栏目也能强行灌脑;天文地理政治时事,输入关键词也就是数分钟的事。阅读长篇文字就等于浪费生命的概念,口中说不是,心中却拼命点头。

快餐时代淘汰细品慢嚼,畏惧阅读也变得理所当然,年轻人们被信息的洪水冲走也在所不惜——毕竟上网叫surfing,你看过谁冲浪会有目的地?最终还是返回原点,自己需要什么想必懵然不知。

光之穹顶

这个斑斓的空间,不是什么水族馆画馆之流,而是位于高雄捷运唯一的转乘站——美丽岛站(R10/O5)的地下一层站厅。来自日本的设计师高松森,巧妙利用光和玻璃的艺术元素,描绘出人们的生活的多彩愿景。
之所以有“美丽岛”这个站名,还要从“美丽岛事件”开始讲起。70年代的台湾,还处于蓝色力量的戒严之下,全岛如同在白色恐怖的密封罩下,透不过一丝的空气。正如一般的革命性剧情发展,若干个血气方刚的青年终于坐不住了,开办《美丽岛》杂志抨击独裁统治——过程不再赘述,最后你看到的,就是今天民主的台湾,还有那片多种色彩的天空。
然而外地人来到这里,只会举起自拍神器。之后,站名与光之穹顶的故事,都被一句简单的“好漂亮啊”盖过了。